近兩年,智能照明市場飛速發展,不僅傳統的照明企業飛利浦、GE、三星等巨頭企業爭先恐后推出智能LED燈,互聯網京東、小米也來湊熱鬧。有數據顯示,每年我國智能照明產品的需求超過1000萬盞,目前已有“智慧城市”試點193個。智能LED照明不僅為LED照明行業指引了未來的方向,而且進一步促進LED照明行業的發展,這引發一場人類照明史上的革命。
LED照明市場快速增長
近年來,LED照明產業每年以超過30%的增幅快速發展。特別是進入2014年,傳統電光源產品全面后退,LED照明終端應用滲透率不斷提高。今年2月六部委聯合發布《規劃》,政府逐步推廣應用技術成熟、節能效果明顯的LED照明產品。在國家倡導綠色節能照明及民間LED照明替換潮的支持下,LED照明行業進一步提速,未來前景一片光明。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丁文武日前預測,國內LED產值明年將繼續保持20%-30%的高速增長。2015年中國LED通用照明需求將可達100億美金,至2020年中國LED通用照明需求將可達220億美金。
從目前來看,LED產業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少數幾個處在世界前列的產業,并且很有希望從產業大國變為產業強國。目前,我國LED燈具年總產量已達8.1億只,產品制造和出口量居全球首位;世界最大的封裝廠在廣東,最大的LED芯片廠在臺灣;國產芯片進口替代比逐年上升,2013年達75%。
廣東LED產業缺“芯”隱痛,進口依賴令人憂
作為LED應用產業大省,廣東雖形成了產業集群,然而LED產業鏈中最重要一環的芯片需要“進口”,此次廣東甘化全資子公司獲得巨額補貼,反映出廣東江門希望借此大力拓展LED上游芯片,做全LED產業鏈。根據資料,目前廣東省共有LED企業4000余家,帶動相關就業近300萬人,已構筑起以深圳為龍頭,中山、惠州、佛山、江門和東莞為珠三角產業帶的LED產業集聚區,其中,LED上市公司25家,占全國LED上市公司總數的60%,總市值近1000億元。
自2010年起,廣東LED產業產值連續4年保持高速增長,2013年達2810億元,是2009年的390億元的7倍。
然而,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相關報告顯示,廣東LED企業主要位于產業鏈的中、下游,核心芯片特別是大功率LED芯片主要依賴“進口”,企業定價的能力也就受到限制,因此產業鏈上的不足對于發展廣東LED產業的掣肘最大。
實際上,LED上游芯片制造企業的集聚與當地政府的鼓勵政策存在較大關系。以三安光電為例,其LED芯片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福建廈門、安徽蕪湖等地,廣東本土LED企業德豪潤達的外延片MOCVD主要布局在安徽蕪湖與江蘇揚州,因為這兩個地方政府補貼力度大。
有政府補助肯定是更好的選擇,可以降低企業成本和化解企業投資風險,但地方政府也是從相關產業政策考慮的,可能希望拓展產業政策和增加稅收收入等。
此次廣東甘化獲得近億元補貼,也透露出廣東江門當地拓展LED芯片上游的強烈欲望,并與廣東甘化簽訂協議時“綁定”了其未來發展方向。
LED照明行業受政府政策影響,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第一,政府采購有扶持產業的目的,所以地方性龍頭企業將是最大受惠者,這也為新晉企業、技術型小微企業指出了發展方向:為大企業提供領先技術及配件,或為大企業提供OEM,銷售渠道走差異化路線。
第二,各地方政府的產業決策的異同:傳統照明產業區如廣東、福建、蘇浙滬,保持產業在產業版圖的原有地位、促進當地產業升級仍是政策主流。廣東省科技廳近期就針對可見光通信、光組件標準列為廣東省科技廳重大資金扶持項目,力圖在可見光通信等方面保持技術領先優勢幾推動相關企業在相關領域的發展。其他如江西、湖南等大力引進照明產業的省份,產業政策支持的力度不減,部分產業園區陸續建成投入生產,這將影響照明產業格局發生一些變化,這種變化表現在產量的分布結構將呈擴散之勢,產品以光源類、配件類產品為主。受產區配套不完善、產區知名度低、市場尚未形成等因素影響,預計這些產區在明年以致今后三到五年時間內,難以形成對傳統產區的規模。這些產區下一步應在技術、配套、市場影響力的建設上取得突破,才有長期發展的動力。
第三,技術和標準。去行政化下的行政決策仍將深入影響行業發展,行政手段主要是制訂和出臺標準,包括指導標準制訂的流程、制訂主體、標準實施和獎勵的措施、資格的認證等。政策層面一方面制訂新的技術和標準擴大企業經營的范圍,為企業發展提供新的機會,另一方面,則通過提高技術標準提升整個行業的準入門檻,從而促進產業升級發展。